一、新手必读:从零开始的生存法则
1.1 开局规划决定成败
新手常因基地布局混乱导致中期发展受阻。建议采用"标准间"结构(164内部空间,186含门板),单元间保留3列空隙用于梯子、滑竿和液体流动。这种设计可减少70%后期改造工作量。例如在传送门两侧对称挖掘,既能利用初始空间,又为自然保护区留出位置(每10周期增加0.5士气)。
1.2 食物与氧气优先级
米虱木种植需遵循"5:1法则"——每人5株,配合食物压制机可维持60周期基本生存。数据显示,单株米虱木日耗0.6kg泥土,建议100周期前转型蘑菇种植。氧气方面,初始藻类制氧机每小时消耗550g藻类,需配合人力发电机(200秒/人发电)维持基础需求。
1.3 厕所循环系统避坑指南
第一天必须建立污染水处理系统,每3人配置1厕所+1洗手池。数据显示,未及时处理污染水的小人,食物中毒概率提升40%。建议采用"堆肥堆+污水泵"组合,初期可减少90%污染氧扩散风险。
二、进阶策略:资源循环与温度控制
2.1 电解制氧模块化设计
中期推荐常规模块:每小时消耗1kg水,产888g氧气+112g氢气,配合智能电池可实现电力自循环。实验数据显示,2.5m×5m的密闭空间配合液冷机,可将氧气温度稳定在25℃±3。高压制氧模块效率提升30%,但需搭配蒸汽涡轮进行温度管控。
2.2 温度控制三原则
2.3 小动物养殖经济账
哈奇养殖每只日消耗140kg沉积岩,产出70kg煤炭,配合自动化运输系统可实现燃煤发电自循环。壁虎养殖需保持12m²/只空间,年产30kg塑料,是中期气压服核心材料。
三、硬核技巧:可持续系统构建
3.1 水电联供系统
利用蒸汽泉(平均输出1500g/s 95℃蒸汽)搭配3台蒸汽涡轮,可稳定产出800W电力+3.5kg/s 95℃净水。需注意用金汞齐管道防止过热损坏,该系统可支撑20人殖民地60%电力需求。
3.2 石油裂解工业链
通过原油裂解(405℃→石油→398℃→石油焦)实现三阶段产能:
1. 每10kg原油产出5kg石油+4kg天然气
2. 天然气发电每千克产能67W
3. 石油焦可作哈奇饲料或净水器过滤材料
3.3 自动化逻辑设计
推荐"三线控制法":
数据显示,自动化系统可减少60%人工操作时间。
四、版本热点与数据验证
4.1 眼冒金星DLC生存优化
新版本中辐射值管理成关键,铅制墙(厚度≥2)可屏蔽90%辐射。实验显示,复制人在200rad环境工作10周期后患病率提升75%。推荐使用"钨-玻璃"双层隔离舱,辐射衰减效率达97%。
4.2 资源消耗基准测试
20人殖民地日均消耗数据:
4.3 压力管理系统实测
组合使用自然公园(+12士气)、按摩床(-50%压力增速)、高级餐厅(+6士气),可将小人压力增速降低至0.3%/周期。对比实验显示,未规划士气系统的殖民地,150周期后崩溃概率达82%。
通过以上策略,新手可在50周期内建立稳定基地,进阶玩家可挑战200周期全自动化生态,硬核玩家则能实现1000周期星际殖民。记住,《缺氧》的核心哲学是"每个问题都有三种解决方案",保持灵活思维比完美布局更重要。